全髋关节置换中前外侧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疗(4)

来源:金属功能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3.7 各组术后髋关节外展角的比较髋关节外展角是影像学上评价全髋关节置换后疗效常用的指标,置入髋臼假体的角度不良会缩短假体寿命、导致术后髋关

2.3.7 各组术后髋关节外展角的比较髋关节外展角是影像学上评价全髋关节置换后疗效常用的指标,置入髋臼假体的角度不良会缩短假体寿命、导致术后髋关节不稳定并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纳入的2 篇文献对微创ALA 组与常规PLA组术后髋关节外展角进行了比较[18-19],此结局指标为连续性变量,用MD作为合并统计量。各研究结果间同质性良好(P=0.23,I2=31%),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微创ALA 组术后髋关节外展角与常规PLA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D=0.67,95%CI:-,P=0.14),见 图9。失 效 安 全 数Nfs0.05=-1.34,说明至少需要2 篇阳性结果的文献才能使效应逆转。将固定效应模型更换为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无显著变 化(MD=0.50,95%CI:-,P=0.45),表明结果稳定性良好。

2.3.8 各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能直观反映术后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并发症严重时可能需行翻修手术。有9篇文献提及微创ALA 组与常规PLA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1-12,14-15,17-18,20-22],此结局指标为分类变量,用OR作为合并统计量。各研究结果间同质性良好(P=0.84,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微创ALA 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PLA 组(OR=0.43,95%CI:,P=0.000 3),见图10。将固定效应模型更换为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无显著变化(OR=0.45,95%CI:,P=0.000 8),表明结果稳定性良好。

2.4 发表偏倚分析 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研究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的漏斗图基本对称,说明可能无发表偏倚,见图11。

3 讨论 Discussion

现如今,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 万人因为各种严重的髋关节疾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25-27]。中国自1970 年前后首例全髋关节置换诞生后,人们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进行不断地改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近20 年全髋关节置换已越来越成规模及规范化[28]。全髋关节置换目前常用的手术入路有3 种:后外侧入路、直接前入路和前外侧入路[3]。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常用后外侧入路,该术式操作简单,不损伤臀中肌,髋臼及股骨暴露良好,易于延长切口,但该术式亦有较多的缺点,如创伤较大、术后疼痛加重及因髋关节后方稳定结构破坏致使其后脱位率较高等诸多并发症;而直接前入路虽然能降低关节脱位及神经损伤风险、减轻疼痛,但其并不适用于肥胖和高龄患者,更容易造成术中股骨骨折[3,29]。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术入路,前外侧微创入路作为一种微创小切口入路,从肌间隙进入,能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髋周软组织损害减轻,关节稳定性得到提升,有利于术后更快更好地恢复[4-5]。

文章从多项结局指标比较微创ALA与常规PLA 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表明,在手术安全性方面,微创ALA 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常规PLA 组,加上前外侧入路髋关节位置较表浅,分离暴露的组织较少,因而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常规PLA,但同时也因为手术切口小,暴露面积有限,操作复杂,对术者要求较高,导致手术时间方面两种手术入路并无显著差异。微创切口恢复较快,切口相关并发症减少,稳定性的保证也使得术后无需过多限制髋关节的活动,下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随之缩短。而在有效性方面,微创ALA 组的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PLA 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则较低,两者的术后髋关节外展角均在正常范围内。探讨不同时期髋关节Harris 评分差异的原因,在早期可能更多反映在疼痛这一项的评分上,晚期则由于瘢痕形成、肌肉肌腱粘连、稳定性等因素更多反映在功能、畸形及关节活动度方面[30]。

图 6 |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ure 6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wo groups图注:微创ALA 组住院时间少于常规PLA 组。PLA 为后外侧入路;ALA 为前外侧微创入路

图 7 |两组术后下地时间的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ure 7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first weight-bearing time between two groups图注:微创ALA 组术后下地时间少于常规PLA 组。PLA 为后外侧入路;ALA 为前外侧微创入路

图 8 |两组术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的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ure 8 |Forest plot of 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Harris hip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图注:微创ALA 组术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常规PLA 组。PLA 为后外侧入路;ALA 为前外侧微创入路

文章来源:《金属功能材料》 网址: http://www.jsgncl.cn/qikandaodu/2021/0722/657.html



上一篇:耿马翁达佤族婚礼仪式歌及其功能研究
下一篇:修复和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分析

金属功能材料投稿 | 金属功能材料编辑部| 金属功能材料版面费 | 金属功能材料论文发表 | 金属功能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